美国海军“朱姆沃尔特”号驱逐舰计划在2025年部署高超音速武器
当地时间11月2日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报道,美国海军已经确定将在2025年为“朱姆沃尔特”号驱逐舰装备高超音速武器,而在“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上部署高超音速武器的时间为2029年。待“朱姆沃尔特”号完成装备后,第二艘“朱姆沃尔特”级“迈克尔·蒙苏尔”号也将搭载高超音速武器,不过原计划2019年服役、目前已经停工许久的三号舰“林登·约翰逊”号则没有被选中,目前该舰的命运甚至会沦为被放弃拆解。
目前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的进度已经全面落后。仅看位居第二梯队的俄罗斯,其研发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经过多年的测试即将在2022年年底正式服役,而且在11月4日首辆岸基版“锆石”导弹发射车也已经下线,加上空射的“匕首”,俄罗斯海陆空三军即将拥有堪用的高超音速导弹。另外韩国7月底下水的“正祖大王”号万吨驱逐舰也拥有24单元大直径垂发,可搭载“玄武2”弹道导弹或正在研制中Hycore高超音速导弹(下图)。与俄罗斯和韩国相比,目前美国海军的水面舰艇还不具备搭载上述武器的原因,这也是美国海军加快部署高超音速武器进度的原因。
根据美方公布的信息,美国计划拆除“朱姆沃尔特”号舰首的两门AGS舰炮,这两门AGS 155毫米舰炮起初专为对地打击而设计,最大射程185千米,不过随着AGM项目的取消,自“朱姆沃尔特”号服役后这两门AGM舰炮竟然一炮未发成为了昂贵摆设!在拆掉无用的AGM舰炮以及位于甲板下方的炮座以及弹药存储空间后美国海军计划在此处加装4座直径87英寸(2.2m)的APM发射管,该发射管与装备于“哥伦比亚”和“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上的“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发射筒直径相同,采用冷发射方式,每座APM发射管内可容纳3枚直径34.5英寸的“常规快速打击”(CPS),这样“朱姆沃尔特”号就能装备12枚CPS高超音速导弹。另外在即将建造的“弗吉尼亚 Block5”型核潜艇上也将装备4座APM发射管。
今年6月30日,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向美国海军交付了第一枚“常规快速打击”(CPS)导弹测试模型,随后该导弹进行了冷发射测试,但测试结果并不理想。CPS导弹与美国陆军的“远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是同一种武器,只是名称不同,而且美国陆军的LRHW将采用垂直热发射方式。根据洛马公布的数据,CPS导弹的射程超过1725英里(2,776公里),最大速度超过15马赫,装备有名为“通用-高超音速滑翔体”(C-HGB)的双锥体战斗部,美国国防部称,该导弹的打击精度可能达到分米级,并有能力攻击机动中的舰船。
不过眼下还是需要解决CPS导弹的可靠性问题。目前无论是海军的CPS、陆军的LRHW还是空军的AGM-183A都面临严重的可靠性问题,除了上述6月30日首次测试失败的CPS导弹外,美国空军的AGM-183A“空射快速反应武器(ARRW)”高超音速导弹在经历三次失败后才在今年5月14日首次测试成果。也正因为如此今年10月26日美国还发射了一枚探空火箭,测试了多达12种高超音速武器的部件,并称所有测试都取得了成功。这也能再次证明美国多种型号的高超音速武器可靠性目前远未到实战标准,情急之下美国不得不想方设法加快测试和改进力度。无疑在高超声速武器领域美国目前确实已经落后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