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晴热线】心晴便利贴——与“鸭梨”Say No,毕业生就业心理调适指南已送达~
毕业季的脚步越来越近
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央
一边是难忘的校园与旧友
一边是未知的道路与挑战
焦虑、迷茫、伤感、郁闷……
各种五味杂陈的情绪纷至沓来
通向荣誉的路上,并不铺满鲜花
新的征程,需要心的成长
这份毕业生就业心理调试指南,请务必收好!
一、这些就业“心”误区你有吗?
1 、期望值过高
有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了解不够,只是一厢情愿地谋求高薪高酬职位,由于目标脱离实际,在择业过程中屡屡碰壁,结果导致心灰意冷,甚至丧失自信心。
2 、急功近利心理
一些毕业生执着于追求大城市、待遇好的单位,或者到合资企业、外企或沿海发达地区,为了“高薪”不惜抛弃自己的专业和兴趣,但心理上难免会感到困惑。事实上,因为越是发达地区,人才就越密集,竞争也越激烈,盲目离开自己的专业优势去参与竞争,使大学毕业生容易遭受挫折。
3 、“铁饭碗”情结
一些大学生受传统观念影响,固守着“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思维模式,希望一次择业就能抢占到生活的制高点,一劳永逸。其实在现代社会中,大部分人都有多次择业的机会,那种“从一而终”的传统择业观念违背了社会发展潮流,容易使毕业生陷入误区。
4 、“慢就业”≠“懒就业”
毕业生可以在“慢”的过程中积攒、积累、提升,为下一步的就业、创业打下更好基础。但“懒就业”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久而久之会使得大学生们更加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慢就业”绝不等同于“懒就业”,只是毕业生们学着在“慢”中重新认识自己、调试自我,用一段时间思考清楚将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得更加精彩。
5 、“躺平”和“内卷”心理
在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下,毕业生们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对于想“躺平”的毕业生们来说,面对繁忙的大四生活会感到十分迷茫和困惑,有时会丧失方向感,感觉使不上力气,就想直接摆烂躺平。对于想内卷的毕业生们来说,内心焦虑想要挣扎,于是便萌生了“宁可累死自己,也要卷死别人”的想法,时刻害怕自己会落后于人。但是当所有人都在追求一个“更”字的时候,就没有“最”了,非良性的竞争往往会弄得两败俱伤。
二、大学生就业“心”困惑
1 、焦虑和迷茫心理
受疫情影响,所有计划都推迟了,有些同学心乱如麻却又无可奈何。担心论文写不好影响毕业,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职业,担心自己不擅长线上面试,拿不到心仪的offer ……产生焦虑迷茫主要原因有: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清晰;对未来工作的期望值过高;渴望工作一步到位。当毕业时间越来越近,不得不迫使自己再去思考这些问题时,焦虑迷茫感就产生了。
2 、不平衡心理
部分大学生或因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有所欠缺,或因时机把握不准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在求职中屡屡碰壁,有些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往往不能正确地找出症结所在,反而怨天尤人,认为老天对自己不公,从而产生不平衡心理。
3 、依赖心理
有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虽然接受了大学教育,但在很多事情上还是缺乏应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在择业就业时,对一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决断,而是仅仅依靠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完全丧失自己的主见,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
4 、急躁心理
有的学生在整个就业期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表现得心急如焚,有的学生东奔西跑,四面出击。因此,每年都有一些毕业生在并不完全考虑成熟的情况下就与用人单位签约,一旦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或发现了更好的岗位,追悔莫及,有的只好违约,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5 、自卑和自负心理
由于生理、家庭、社会等原因,部分毕业生有自卑情结。感觉自己能力不强,做事情没有信心,觉得自己比不上那些优秀的学生,面对求职采取逃避的态度。自负的毕业生往往自我评价过高,对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很高,这样的就业心态会给自己择业设置很多障碍,使得自己就业选择面越来越窄,在求职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从而产生孤独、失落、烦躁等心理问题。
6 、偏执心理
在就业过程中,学生的偏执心理主要表现为过分追求公平、高择业标准和对专业对口。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初入社会,不能正确对待挫折与及时调整自身状态,将求职过程中的一切困难归结于就业市场不公平,从而给自己造成心理阴影。
三、就业压力调适“心”攻略
1 、合理宣泄法
当面临求职不顺时,我们会产生种种受挫、焦虑、无助等不良情绪,这都是正常的,请先温和地允许自己产生这种情绪,随后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方式给情绪一个宣泄的出口。例如找家人或朋友倾诉,诉说自己求职过程中的困惑和压力,一吐为快;还可以通过运动、品尝美食等来释放情绪。
2 、放松法
常用的放松训练有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等。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让身心得到放松,排解压力。放松训练,能够有效的帮助个体消除各种不良反应,避免出现紧张、焦虑等情况。
3 、自我激励法
面对一次次求职失利后,如果我们总给自己一些“我比不上别人”、“我找不到好工作”、“我能力不行”等负面暗示,容易引起自身更深层次的怯懦、自卑、嫉妒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我们的求职表现。因此,我们需要每天给自己注入积极能量,充分肯定个人能力,暗示自己能够hold 住场面,最终能够找到心仪的工作。建议大家为自己制定一条具体积极并适合自己的暗示语,可以在招聘面试前,心中默念暗示语来鼓励自己,不断强化自信心。
4 、改变认知法
很多同学仍然迷茫于未来该从事什么职业,或是始终抱有不合理的就业期望,幻想着如何“一步到位”,执着于“钱多事少离家近”的理想工作,迅速获得事业成功。这些同学最需要做的是摆正心态,充分做好从“学生”到“社会人”身份转变的心理准备。大家可以结合SWOT 模型分析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利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MBTI 性格测试等量表理清自己想从事的工作,然后设定一个合理的求职目标,帮助自己找到“满意的工作”而非“最优的工作”,从而缓解内心的焦虑不安。
四、就业“心”问答:帮帮团在线答疑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求职择业,小编收集了同学们在择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心”难题,并邀请了学院心育工作站的老师们来为大家答疑解惑。希望看完这些的你,能够有一些“心”收获~
Q1 :目前的就业形势本来就很严峻,再加上疫情影响,真的很容易产生就业焦虑。想问下应该怎么进行自我调节呢?
希望同学们可以树立信心,保持良好心态。焦虑很多时候是被故意制造出来或者互相传染的。近年来,受到疫情和经济形势影响,年年都是“最难就业季”,其实没有最难,只有更难。虽然现在就业压力确实比较大,但是请大家对自己保持正确认知和客观评价,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与竞争力,不要因为别人的渲染,就让自己的心态被严重影响了。目光长远化,不必过于悲观,不要用三年的疫情定义整个人生。
Q2 :老师,我想问一下在就业时是应该选择薪资高还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呢?是选择留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呢?
建议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作出职业选择,宏观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中观层面包含了毕业院校、所学专业、理想行业的现状等。微观层面有人格特征、价值观、兴趣、理想的生活方式等。在“做减法”的求职过程中,以积极阳光的心态自我探索,逐步确立人生目标和职业目标;同时应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事,因为它很可能会发展成新的机会或生出新的际遇。
Q3 :疫情下找一份体制内工作是“避风港湾”吗?
客观分析工作利弊。公务员的工作当然有很好的一面,比如较高的社会声誉、广泛的社会交往等,但同时该工作也存在要求高、压力大、事务琐碎等特点。如果确实有为民当官、造福一方的理想,可以遵从内心的想法,坚持去有所作为;但如果只是因为疫情就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是窄化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毕竟疫情并不会占据人生的全部。
Q4 :如何摆脱“学生气”,做到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身份转变呢?
这个身份转变是一个“社会化”过程,关键在你能不能对适应新的环境,能不能接纳组织和领导、同事,并且被他们接纳,以及能不能理解工作的要求并且胜任工作。
Q5 :身边长辈都建议考研,自己也知道研究生毕业确实和本科生相比是有很大差别的,但是没有学习的动力,想直接找工作,怎么样克服自己的矛盾心理?
面对当前的社会形势,很多大学生在纠结考研还是就业的问题。考研还是就业,这个选择的本质是大学毕业后1-3 年这段时间在哪里工作或学习。我们自己及周围世界都在不断变化中,选择是根据所获信息面向未来的冒险,选择意味着取舍,有得必有失,完美的选项其实并不存在。如果暂时无法做出选择,我们可以看一看自己是否还处在“信息收集阶段”。当我们对选项信息了解不够充分时,是无从选择的。我们需要在全面了解信息的基础上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选择因人而异。我们不妨将考研还是直接找工作这一问题当作又一个自我成长的契机。祝愿考研的同学们顺利上岸!准备求职的同学们找到心仪工作!
五、就业“心”测试:测测你的职业特质
不同的性格类型会形成不同的职业特质,职业特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在就业过程中的选择与判断。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简单的就业测试吧!
评分规则:选yes 得1 分,no 不得分。分别计算AB 组得分。假设A 组得分为A 分数,B 组得分为B 分数。答案在后揭晓。
A 组
(1 )我喜欢同年龄较小的人在一起。
(2 )我想我的伴侣应该具有与众不同的见解和活跃的思想。
(3 )对于别人求助我的事情,总乐意帮助解决。
(4 )我做事情考虑较多的是速度和数量,而不是在精雕细琢上下功夫。
(5 )我喜欢新鲜,例如新环境、新旅游景点、新朋友等。
(6 )我讨厌寂寞,希望与大家在一起。
(7 )我喜欢语文课。
(8 )我喜欢改变某些生活惯例,使自己有一些充裕的时间。
(9 )我不喜欢那些零散、琐碎的事情。
(10 )假如我进入招聘经理的办公室,经理抬头瞅了我一眼,说声请坐,然后就埋头阅读文件不再理我。但我一看旁边没有座位,这时我没有站在那里等,而是悄悄搬个椅子坐下来等经理说话。
B 组
(1 )我喜欢数学课。
(2 )看完一场电影、戏剧后,我喜欢独自思考内容,不喜欢与别人一起讨论。
(3 )我书写整齐清楚,很少写错别字。
(4 )我不喜欢读长篇小说,喜欢读议论文、小品文或散文。
(5 )业余时间我爱做智力测验、智力游戏等题目。
(6 )墙上的画挂歪了,我看着不舒服,总想设法将它扶正。
(7 )电脑、电视机出了故障时,我喜欢自己动手修理。
(8 )我做事情时总希望精益求精
(9 )我对服装的评价是看它的设计而不大关心是否流行。
(10 )我能控制经济开支,很少有“月初送,月底空”的现象。
答案揭晓:
AB :你的思维活跃,善于与人交往。你喜欢把自己的想法让别人去实现,或者与大家共同去BA :你具有耐心、谨慎、肯钻研的品质,是个精深的人。适宜选择编辑、律师、医生、技术人员、工程师、会计师、科学工作等职业。
A ≈B :你具备AB 两类型人的长处,不仅能独立思考,也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供你选择的职业包括教师、护士、秘书、美容师、理发师、各类管理人员。实现,适宜你的职业是记者、演员、推销员、采购员、服务员、人事干部、宣传机构的工作人员。
六、就业“心”贴士
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李大钊
当你在求职过程中遇到难题想找人聊聊天时,不要忘记还有我们在你身后,学院心育工作站一直都在!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亲爱的老师们会时刻陪伴着你~
学院心理咨询预约方式:学院11 月心理咨询预约可通过问卷星线上预约,详情请见#
毕业不是终点,而是下一段旅程的起点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彷徨与困惑会有答复
悬而未定的事也终得回音
祝大家都能收到一份令自己心动的offer~
END
审核:张竞涵
图
院学工办
文
院学工办
编辑
院青媒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