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考研辅导班:23中国传媒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专业指指南
一、学院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是中国传媒大学近年来着力打造的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端智库。学院在政治学、公共管理和新闻传播学三个一级学科的交叉地带开展具有鲜明“传媒与传播”特色的高水平教学与科研工作。
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师资力量强厚。现有专任教师24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7人。博士后5人,业界导师21人。多位教师有海外访学和学习经历,学术专业背景横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新闻传播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计算机技术等,其中多位教授担任相关协会、学会主要负责人,以及中央部委、地方党委政府、大型企业、媒体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常年公共事务顾问。
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平台的建设,目前已经成立依托学院建设的校级科研机构5个:政治传播研究所、国家治理研究院、港澳台与世界事务研究中心、国际中文教育传播研究中心和社会创新与公共文化研究中心;学院还下设多个研究机构,分别是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组织研究中心、公益传播研究中心。
二、招生目录及大纲
(一)政治学招生目录
专业:030200 政治学
研究方向:
01 政治学理论与政治传播
02 媒介与国家治理
03 全球传播与国际关系
拟招生人数(含推免):9(4)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83主题写作
④883人文社科基础
三、参考书目(考试大纲)
783主题写作 (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根据给定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主题提炼、
理性分析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二、考核要点
1.主题提炼能力:具有问题意识,立意诚正,观点明确;
2.理性分析能力:围绕主题展开论证,逻辑结构完整,论证合理;
3.文字表达能力:表述得体,写作规范。
三、考试要求
1.根据给定材料完成一篇论说文;
2.写作要件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
3.写作具体要求:
(1)标题:不超过 30 字;
(2)摘要:200 字左右;
(3)关键词:3-5 个;
(4)正文:2000-3000 字,至少应设置一级标题。
四、考试形式及考试时长
1.闭卷,笔试。
2.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长为三个小时。
883人文社科基础
1.刘跃进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
2.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3.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美]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
形象与受众》,邱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科目考查考生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文学
考查考生对中国文学发展历程、文艺思潮、代表人物、风格流派、
经典作品等方面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第二部分:文明史
考查考生对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发展历程的基本脉络,以
及不同阶段代表性文明的主要特征、重大成就和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基
本状况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部分:哲学
考查考生对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伦理观、审美观、历史观的基
本概念、核心命题、主要人物和流派等方面的理解与掌握。
第四部分:媒介与社会
考查考生对媒介社会学分析视野,以及媒介与政治、经济、社会
等多维关系互动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理解与掌握。
三、试题类型
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四、考试形式及考试时长
1.闭卷,笔试。
2.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长为三个小时。
四、近三年复试分数线
2022:46/69/335
2021:44/66/321
2020:46/68/378
2019:44/66/341
注意:2020年前只有030201政治学理论,2021-2022是030200政治学
五、2022年复试细则
(一)复试考核内容
1.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考核(网络远程面试,满分为100分)
专业知识考核:以随机抽题方式,重点考核对报考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以综合性、开放性问题为主。
综合素质考核:结合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根据考生的教育背景、本科成绩、科研或实践经历、个人陈述等,对考生的专业素养、创新潜质、事业心、责任感、团队协作等进行考查;通过交流问答方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进行考查。
2.外语听说能力考核(网络远程面试,满分为100分)
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考查考生的外语听力、口语能力。
考核语种原则上为英语(含“骨干”等专项计划)。
注:每个考生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考核、外语听说能力考核的总时长不少于20分钟。
3.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
通过《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记录、考生提交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等材料,以及在面试考核过程中与考生的交流,考查考生的现实表现,内容包括政治态度、理想信念、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加试内容
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考试方式为在线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30分钟。每个科目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线。加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但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考生须加试政治理论科目,采用论文和网络远程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政治理论加试科目满分为100分,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5.心理测试
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含调剂考生)均需参加心理测试,未参加测试的考生不予录取。心理测试采用网络远程方式进行,测试时间及测试办法见中传研招网发布的《中国传媒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心理测试通知》。
6.复试考核成绩计算方法
除MBA、MPA、MPAcc之外的专业:
复试考核成绩=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90%+外语听说能力×10%
MBA、MPA、MPAcc专业:
复试考核成绩=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80%+政治理论×10%+外语听说能力×10%
复试考核成绩低于60分的,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六、 总成绩计算方法
考生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考核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而得。
除MBA、MPA、MPAcc之外的专业:
总成绩 =(初试总成绩/5)×50% + 复试考核成绩×50%
MBA、MPA、MPAcc专业:
总成绩 =(初试总成绩/3)×50% + 复试考核成绩×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