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广为人知的人格类型测试,由伊莎贝尔·布里格斯与凯瑟琳·布里格斯创立,是一种衡量人格、行为和偏好的系统。MBTI理论认为,有4种对立的二元组合:内倾与外倾(E/I)、感性与直觉(S/N)、思考与情感(T/F)、判断与知觉(J/P),人们的人格类型是这些二元组合的一种。MBTI测试是普及程度很高的人格类型测试,很多人都根据MBTI测试结果,以此探索自我、与他人相处、职业发展等方面。
然而,人格与行为除了受到遗传因素影响外,还受到环境、经历等众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MBTI测试结果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人类是会变化的生物,环境的变化、生活经验的积累都可能对人的人格产生影响。所以,MBTI测试结果也可能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首先,人的环境对于人的人格产生影响。人类是社交的动物,和不同的人交往交流,都会对人的人格产生影响。例如,一个原本内向的人,经过与大家相处后,可能会变得更加外向。过去学者批评MBTI测试过于理想化,未能考虑到社会化因素,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人的行为表现不同,MBTI测试结果不能代表人的全部人格。
其次,人的生活经验对于人的人格产生影响。在不同的成长经历、工作经历中,人会遇到不同的挑战、困难,也会得到不同的成就、荣誉,经历过这些的人,都会对自我产生更深的认识,进而对人格形成调整或迁移。人们可能会经过对自身的反思,重新构建自己的人格认识。因此,即使一个人在测试时得到某种人格类型的结果,也不能代表其一生,可能会受到生活经验影响而发生改变。
再次, MBTI测试结果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具体应用中往往强调个人发展和人际关系发展,也加强了SM特质的重要性。这说明,在不同的人际关系和职业环境中,同一个人有可能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类型,也有可能针对同一问题,因人而异表现出不同的表现方式。因此,在具体的应用环境中, MBTI测试结果会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MBTI测试结果可能会受到人类个性与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MBTI测试结果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不容改变,但是结果不等于人的人格是不变的。社交环境、生活经验和具体应用环境等因素,都会对人的人格类型产生影响,在不同情境下人的行为表现不尽相同,这也是人类复杂多变的魅力之一。因此,即便通过 MBTI测试产生的结果并非一成不变,其仍然是人类人格探索的重要工具之一,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和应用。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