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大逃杀原文
《MBTI大逃杀》——个性战争的开始
你曾经有没有想过,如果MBTI理论可以用来玩一个游戏的话,那将是怎样的一个场景呢?你是否曾幻想过自己如果变成某个类型,将会有怎样的能力和不适?在这个传统序列成了平庸的时代,一个名为《MBTI大逃杀》的个性角斗开始了。
《MBTI大逃杀》中,每个参与者被分配到了不同的MBTI类型,他们将在一个大森林中生存,同时击败其他人,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能力和弱点,并且任何时候都可能被其他人发现攻击甚至抢夺。此时,人们的性格不在仅仅是一些描述性语言,而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有机体,一个个像即时战术游戏中的兵种,拥有不同的技能和特点。
比如,具有理性主义者特点的INTJ,从容不迫,头脑冷静,有很高的攻击性和思维能力;而具有思考主义者特点的ISTP,善于利用周围环境,一旦获得优势便可火力全开;而感性主义者类型的INFP,善于感知周围的世界,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经常成为攻击对象;而感知主义者类型的ESTP,手脚四侧灵活,熟练投掷飞刀,是个十分良苦用心的中国农民……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意图和愿望,其面对危机时的反应也是截然不同的,这让游戏变得更加灵活。随着游戏不断进行,每个参赛者都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技能,同时也陷入无人可信任的焦虑中。当一个参赛者发现其他人也准备离开时,他或她将不惜一切代价留下,而且会采取任何方式来击败竞争对手——有些可能用暴力,有些可能用谎言和恐吓。
那么这个游戏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说它帮助我们了解MBTI理论的精髓,那么它的意义便是在于此。MBTI理论出现以来,一直在为我们诠释“人格”的不同表现形式,而《MBTI大逃杀》则是将这种理论“放大”了,让人们了解每种“人格”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取舍和妥协,让大家在实战中学习如何避免盲目作战。
相信这款游戏非常受到玩家们的欢迎。因为它不仅拥有精彩的剧情,而且是将心理学内容转化成游戏体验的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游戏的胜负与玩家的人格因素相互结合,进行了一次灿烂的碰撞——在这种人性竞争中,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战斗形态”,并在实战中得到了锤炼,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心理素质训练呢!
因此,MBTI大逃杀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行为和做事方式,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和掌握自己在特定情况下的人格表现和应对方式。因为在新时代,我们真正需要的不仅仅是“标签”,而是更完善、更复杂、更丰富的人性特征。而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实践和学习,完整地掌握属于自己的内在“技能树”,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整、更华丽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