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博客资讯关于MBTImbti伪科学,与荣格理论无关

mbti伪科学,与荣格理论无关

MBTI伪科学,与荣格理论无关 近年来,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成为了越来越流行的人格测试工具,并被广泛应用于职场、婚恋、心理咨询等领域。然而,其本质却不是科学,甚至可以被归类为伪科学。同时,它与荣格理论也没有直接关联,甚至与其理论有所冲突。 MBTI原本是由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和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创立的...

MBTI伪科学,与荣格理论无关

近年来,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成为了越来越流行的人格测试工具,并被广泛应用于职场、婚恋、心理咨询等领域。然而,其本质却不是科学,甚至可以被归类为伪科学。同时,它与荣格理论也没有直接关联,甚至与其理论有所冲突。

MBTI原本是由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和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创立的一个心理学工具,在二战时期被用于在职场中挑选合适的人员,用于管理、训练等工作。由此产生的测试结果是使用四种二元对立的维度描述,分别是内向/外向、感觉/直觉、思维/情感、判断/知觉,这导致产生了16种不同的类型描述。在这些类型描述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似乎符合的一种,但实际上,这些划分并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经过验证的证据。所以,事实上,这个测试表格是很容易被操纵和误导的。此外,在Mbti体系中的16种人格类型似乎过分提倡特定的类型和特点,而忽略了各自的灰色地带和复杂性。

同时,MBTI和荣格理论也没有直接关联。在荣格理论中,“个体化过程”是主要的探索,该理论强调了每个人内心的自我探索旅程,相对于用简单的分类来描述人格特征,荣格理论则对个体的意识和无意识方面的追溯和深度探索,呈现出的是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的人格差异。荣格的16中人格类型是以八种基本的认知功能结合阴阳原则相互配对而来(即感觉、直觉、思考、情感、内向、外向、判断、知觉),而这些功能可以在个人的潜意识层面上相互影响、交织在一起。因此,荣格理论的人格类型更加灵活多变,可以为个体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探索空间。

虽然MBTI可以作为一种了解和认识和差异的工具,但它并没有科学的基础,也没有太多的解释力。荣格理论则是一门深刻探索意识的学说,可以使我们在自我意识和心灵探索方面获得更加具体和深刻的启发。因此,MBTI和荣格理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不能混淆或相提并论。

因此,总结起来,MBTI是一种不太科学的人格测试工具,与荣格理论也没有直接关联。无论是从叙述形式、科学性、还是深度化方面来说,都与荣格理论存在很大的差异,不能轻易地将它们混淆在一起。当我们尝试获取更加准确和多元的人格描述时,应该学习和了解更加科学严谨的人格理论体系,并且对于身份的认知不应仅局限于几个简单的性格类型框框之中。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